南大学子走进小院发源地:用科技点亮曲周新篇,以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资料图)
实践队成员在“科技小院发源地”标志前合影。
扬子晚报网7月31日讯(通讯员 林晓素 潘康宁 郭建琪 记者 闫春旭)这个夏天,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走乡村·访小院”社会实践团来到了科技小院的发源地——河北曲周。他们通过走访参观、研学访谈等方式,重点围绕科技小院赋能乡村振兴展开调研,立志将理论研究扎根祖国大地。
实践队成员在曲周试验站的试验田上查看玉米生长情况。
在拥有50年历史的曲周实验站中,实验站外联部主任田英豪带着实践团走进曲周精神展览馆、实验站试验田,为成员们介绍了曲周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科技小院的创新培养模式。“我们的科研团队深入各村调研,与农民面对面,通过科学测土、配方施肥、选用良种、规范管理等研究和摸索,逐渐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粮食高产高效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体系。”田英豪如数家珍。展览馆呈现着曲周实验站五十年的坚守与探索,实验站的工作重心应时而需,应势而动,凝练并传承着“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
实践队认真听田英豪主任讲解曲周试验站发展历史。
实践团成员走进曲周农村,白寨科技小院刘佳琦和王庄科技小院冯佳如两位同学对小院特色进行细致讲解,让实践团成员了解科技小院在曲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壮大的成长过程,也分享了自己在此处科研生活的珍贵片段。她们说,科技小院的生活是辛苦的,与原来的“感觉很自由”的理想预期相差许多;但小院生活也是充实而令人充满期待的,能在下地实验的科研工作与农业培训、乡村治理的社会服务中不断磨炼自己,真正体悟到了科技小院“实”与“思”的两大内涵。
实践队听白寨科技小院研究生刘佳琦介绍小院情况。
除实地走访曲周实验站与科技小院,实践团成员也与曲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富国与曲周县第四疃镇党委书记李永朝进行访谈。李富国副局长作为科技小院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与切实助推者,他敬佩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也点赞学生们多角度、多途径深入乡村、打通农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青春奉献。李永朝书记向实践团成员讲解了推动科技小院立足第四疃镇特色产业与特殊需求的“合理布局、彰显成效”产业振兴总体规划。这为实践团成员走进曲周三农、了解科技小院增添多维视角。
岁月流转无言,丰收掷地有声。从乡村治理到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工作主题应时代发展要求几度变迁,是他们热情服务、通力配合,让学生“愿意来,留得住”,共同谱写着科技小院的新时代篇章。实践团成员尹紫琦说:“新时代青年定不负殷殷嘱托,肩负重任,脚踏实地,扎根乡土,做得学问,用知识与科技的力量点燃乡村振兴的燎原之火。”
校对 陶善工